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引领 > 党史学习教育

“百年党史天天读、百年征程天天讲”主题党课微党课第十六讲

作者:赵斌
来源:本站
浏览:1295次
最后更新:2021-04-07

纪念湖北建党功臣——刘伯垂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湖北地方组织创建100周年。湖北地方党组织在中共创建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组织上它是仅次于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的第二个党的早期地方组织”。党在湖北第一个组织——共产党武汉支部的重要创建人之一的刘伯垂,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刘伯垂人生沉浮,党史界有所考索。由于历史原因,史料多有佚失,所存甚少。辨析有关史料,分析研究成果,寻访其亲族及故里老人,撰成此文,以为纪念。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刘伯垂这位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提供些许线索和思考。

 

近代湖北与刘伯垂其人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的历史。湖北尤其是省会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里曾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共早期组织创立、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都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印记。刘伯垂就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位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
       刘伯垂(1887年2月2日一1936年9月),名芬,号恶紫,湖北鄂州段店镇刘弄村人。这里与大别山隔江相望,长江在此自西北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大弯里有一片富饶的土地,物产丰富;有两个通江达海的水陆码头——泥矶、赵家矶,人流物流便利。上行八十里,就到了号称“天下四聚”之首的汉口;下行四十里,就抵达三国时吴国故都——武昌(今鄂州城)。由于对外交往频繁,信息比较灵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孕育了一方崇文尚武的文化,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从清末算起,这里先后走出的科举秀才进士、辛亥革命志士、国民政府官员、黄埔军校、保定军校学员和出国留学生不胜枚举。刘伯垂的祖父刘德福以功名候选直隶州州同,例授宣德郎,诰封奉政大夫;其伯父刘愈拔曾为清佐理军务,议叙蓝翎,候选县丞;其父刘弼丞在科举考试中擢为附贡生,加同知衔,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撰有《册律发微》一卷。
       刘伯垂出生的年代,正值清朝统治走向崩溃的边缘,特别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国难深重,民不聊生。许多志士仁人,胸怀满腔热血,寻找救亡图存的出路。其中晚清的法律改革和法制近代化的开启,当属顺应历史潮流、探索救亡图存的一种尝试。由于国家需要大量政法人才,许多留学生负笈东渡,到东瀛日本学习法政。刘伯垂父子当属于这批怀揣法律救国梦想到日本留学的人。
       刘伯垂童年聪颖过人,先入蒙馆,后读经馆。1909年赴日留学,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20年,在上海经陈独秀介绍加入共产党,并被吸收为上海共产党发起组成员。同年夏,受陈独秀委派,回武汉筹建党的组织,是共产党武汉支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刘伯垂自接受进步思想,走上革命道路,到1936年病逝,二十余年间,奋力投身民族民主革命,其足迹主要涉及武汉、广州、上海、南京和福州等地。
       刘伯垂这位老同盟会员,中共早期党员,共产党武汉支部的重要发起创立者,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参与推动国共合作、两次受中共派遣出席国民党“一大”“二大”的风云人物,对他的历史地位和革命贡献,党史界总体是肯定的。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历史》2011年版第一卷中,刘伯垂的名字多次出现。如在“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一节中,刘伯垂的名字出现了6次,称其为湖北建党功臣名符其实。由于去世较早,对其研究偏少,生平活动鲜为人知,甚至党史研究者也了解不多。再加上他后期从事隐蔽战线工作,难以见到他的踪迹。由于当时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有的研究者和研究资料对其存有“脱党”“托派”的疑虑,是可想而知的。从近年研究刘伯垂同期的革命者自传等资料看,这个疑虑可以从当事人自述中找到答案。澄清历史,恢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既是对历史人物还以公正,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历史襟怀和责任担当。

 

      (本讲作者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北京经济管理研究培训中心党史学习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长保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党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