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引领 > 党史学习教育

“百年党史天天读、百年征程天天讲”主题党课微党课第一百讲

作者:施光华
来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网站
浏览:1733次
最后更新:2021-09-02

奋勇激战大凤湾

 

       新江抗三个相当于团的纵队,是以三个支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三支队,是由昆山陶一球部、青浦顾复生部、嘉定吕炳奎部和常熟东塘市常备队合编而成的。日军在上海近郊不断受到威胁,深感不安,集中兵力对青浦、嘉定和浦东地区加紧“扫荡”。浦东连柏生部人员分别转移到常熟新江抗和浙东地区,青浦、嘉定部队和昆山部队会和后也转移到常熟。三支队于1940年5月底在常熟成立,温玉成为支队长,顾复生、吕炳奎、陶一球为副支队长,周达明为参谋长,常熟东塘市常备队负责人许铁为教导员。谭震林按照“西入澄锡虞、东出昆青太”的方针,6月初又派温玉成率三支队的一二中队进入昆山境内,发动群众打击日伪势力。三支队的一中队为昆山陶一球部,二中队为青浦顾复生部,嘉定吕炳奎部为支队的直属班排。这些部队里,不仅有当地参军的青年农民,而且有从上海陆续动员下乡的工人、学生、店员。昆山部队里还有20多名刚从吴江转入的武抗骨干,也都是从上海下乡的青年。他们虽未经历过大的战斗,但都是经过武抗组织培训教育的新生力量。
       6月18日,三支队一二支队在任阳、石牌之间的大凤湾村宿营。天刚蒙蒙亮,一中队三班班长黄振中正在带哨,听到西南方向较远处群犬狂吠,见有一长串日本鬼子在田埂上东张西望。他命哨兵严密监视敌情,自己跑步向支队部报告。这时候,温玉成、吕炳奎已经起床,立即命令部队集结待命。紧接着,哨兵已鸣枪报警。温玉成命二中队从正面迎击敌寇,一中队从侧翼出击。正面班排在周达明直接指挥下,机步枪一齐开火,掩护其他班排迂回击敌。日军100多人,依恃优势装备,机步枪和小钢炮炮弹像雨点般射向我方阵地。我一二中队指战员奋勇争先,正面利用田埂、土堆、荒坟,侧面迅速迂回,反击敌寇。青年战士“初生牛犊不怕虎”,轻伤不下火线。战斗持续五个多小时,敌人被打死打伤20多人,侧背受到威胁,被迫撤退。我方周达明等同志10多人负伤,江军等7人牺牲。
       江军,一中队一班班长,20岁,工人出身,由上海武抗组织动员到吴江,是从吴江转移到昆山的20多名骨干之一,1940年初入党,战斗、工作、学习一贯积极主动。这次大凤湾战斗,他冲锋在前,腹部负重伤,淋着鲜血,用手捂着拖在腹外的肠子,还在坚持战斗。战友们急急忙忙把他抬到村边,隐蔽在稻草堆里。日寇进村搜索,见草堆旁有鲜血,狂叫着用刺刀捅草堆。江军知道无法隐蔽,纵身扑出,拉响了身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和日寇同归于尽。这次战斗中,还有一位战士,据守在村边,子弹打光了,敌人迫近了,村后是一条河,他不会游泳,为了不被敌人俘虏,跳河牺牲。
       大凤湾战斗对东路和上海影响很大。我方新战士多,枪支陈旧弹药少,地形不利,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对峙,歼敌20多,表现了英勇顽强的精神。江军拖肠大战、一战士投河殉国,震动了上海。上海市学联等社会团体在市区浦东大楼召开了大凤湾七烈士追悼会,出版了纪念专刊,发起了募捐支援新四军的活动,上海市又有不少热血青年踊跃下乡参军。

 

       (本课主讲人为新四军老战士,20军政治部原副主任,南京政治学院原顾问施光华)